-
宋朝历史外交
宋朝外敌频繁,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针对不同的外交对象,给予不同的馆待礼遇,并使之专门化。辽与金国都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其外交事务主要由枢密院的礼院负责,包括文书往来、使节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元丰年间,枢密院改置北面房,掌北界国信,南宋沿袭之。此外,宋朝专门设置主管往来国信所,作为负责与辽、金交往的具体事务机构。而西夏、高丽、越南(宋朝先称之为“交趾”,后改称“安南”。宋时越南历经丁、前黎、李、陈等王朝统治)等国,由于宋朝视他们为藩属国,所以发出的外交文书和礼物等皆称“制诏”或“赐”,对其国家的外交承认被称为“册封”。宋朝在京城设置许多外交接待馆驿,作为国家接待各国使节的地方。辽国在都亭驿,西夏在都亭西驿,高丽在梁门外安州巷同文馆,回鹘、于阗在礼宾院,三佛齐、真腊、大理、大食等国家在瞻云馆或怀远驿。
宋朝奉行朝贡体制,然而将重心放在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也就是“来则不拒,去则不追” 。这样既有利于外交往来,又给朝廷带来实惠,使外交和经济获得双赢。宋朝有名的外交家有富弼、沈括与洪皓。富弼在外交上面对大军压境的辽国时屡立奇功。他以理挫败自傲的辽使,迫使辽使行参拜之礼,后又两次出使辽国,挫败辽国割地要求。富弼分析宋、辽、西夏三国的关系,认为辽与西夏强盛的原因是获得的资源与人力而至, 并且协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沈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分,出使辽国交涉划界事宜,获成而还。他在出使途中绘记辽国山川险阻及风俗人情,完成《使虏图抄》,上于朝廷。《宋史》称:沈括“使契丹。凡六会,敌人环而听者千辈,无以驳其议。”洪皓在南宋危难之时出使金国,被拘15年,但仍不愿投降金国。洪皓曾屡次派人向被囚禁在五国城(黑龙江依兰县)的宋徽宗、宋钦宗及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宋高宗秘密传递消息。归国后,宋高宗称他“虽苏武不能过”。
-
宋朝历史专题(一)
-
宋朝历史专题(二)
-
宋朝
-
宋朝历史人物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岳飞(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秦桧(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
韩世忠(南宋战功卓著的抗金名将)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潘金莲(被歪曲误解的美貌女子)
文天祥(宋末三杰之一)
包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
公孙胜(掌管机密的梁山军师)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呼延灼(马军五虎将之合后大将)
花荣(梁山神射手)
戴宗(日行八百里天速星)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真好汉)
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宝安公主(宋英宗的第二女)
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
石守信(北宋开国将领)
完颜阿骨打
赵构
狄青(北宋名将、枢密使)
宋仁宗(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第一仁君)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北宋名臣)
宋太宗(北宋第二代皇帝)
宋太祖(建立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
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宋徽宗(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赵湘
宋恭帝(造化弄人的末代皇帝)
宋钦宗(北宋末代皇帝)
蔡襄(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宋端宗(南宋第八位皇帝)
宋神宗
曾巩(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